2月中旬,IEA與OPEC先后公布了月度原油市場報告。IEA在月報中指出,1月份OPEC原油減產完成率達到90%。OPEC公布的月報顯示,1月份減產完成率超過90%。而據外媒最新的調查顯示,2月份OPEC的減產完成率可能繼續(xù)保持在90%左右。相較OPEC歷次的減產情況而言,目前的表現可用“優(yōu)異”來形容。但令人不解的是,自報告公布以來,油價走勢依然不溫不火,自去年12月突破50美元/桶以來,WTI原油期貨價格已經連續(xù)3個月處于50—55美元/桶區(qū)間盤整,減產的利好消息也未能推動油價更上一層樓。什么原因呢?事實上,OPEC的首份減產成績單并不是那么理想,這也許是市場顧慮之處。
真實減產情況并不理想
根據OPEC官方在2月中旬公布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顯示,1月份其原油總產量減少89萬桶/日至3214萬桶/日。首先,回顧當初的減產協(xié)議,可以發(fā)現,當時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成員國都要減產,其中利比亞和尼日利亞是有減產豁免權的,而伊朗被默認為可以適當增產,所以這三個國家不僅沒有減產,反而出現了增產。具體來看,報告中1月份利比亞的原油產量較去年12月增加6.47萬桶/日,尼日利亞增加10.18萬桶/日,伊朗增加了5萬桶/日,合計增產21.65萬桶/日。因此,這三個國家后期仍有繼續(xù)增產的可能性,或對OPEC整體的減產執(zhí)行情況形成拖累。
其次,在去年底OPEC開會討論減產配額問題時,印尼因為不愿意減少當前原油產量,決定暫時退出OPEC。因此,這首份減產成績單里,印尼其實已經被剔除在外了,其全部的73萬桶/日的原油產量直接被扣減了。也就是說,如果印尼沒有被暫停成員國身份,從它對待減產的態(tài)度可以推斷,其減產幅度很可能不大,這樣的話,1月份OPEC總的減產執(zhí)行情況可能就并非官方公布的那么理想了。
此外,去年底,俄羅斯、墨西哥和阿曼等11個非OPEC產油國也同意減產60桶/日,而據IEA最新的數據顯示,非OPEC產油國在1月份的減產完成率僅有40%,其中參與減產協(xié)議中最大的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其在1月份只減產了10萬桶/日,而該國在此前的協(xié)議中同意減產30萬桶/日。
整體分析,這份減產成績單可能并非那么“優(yōu)異”。而油價從冰點復蘇,以及OPEC開始減產,也促使美國頁巖油重返市場,美國原油產出與庫存的增長將成為制約油價上升的關鍵因素。
美國產原油搶占市場
根據EIA最新的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當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達到900.1萬桶/日,這是自去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從報告對未來產量的預測情況來看,這種態(tài)勢可能延續(xù)至明年,而這種預測很可能成為現實。根據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活躍鉆井數達到602座,已經連續(xù)第六周增加,并且續(xù)刷了2015年10月以來的新高。
從出口情況來看,當前美國的原油出口量也達到121萬桶/日,較最近四周的平均水平多出約35萬桶/日,這是其近幾年來出口首度突破100萬桶/日。
美國的原油庫存水平更是高得驚人,當前庫存已經連續(xù)七周增加,達到破紀錄的5.18億桶,為1982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總之,1月份OPEC與非OPEC產油國真實的減產執(zhí)行情況并非官方報道的那么理想,要使得市場信服,可能還需要在后續(xù)的執(zhí)行過程中拿出更大的誠意。另外,當前國際原油市場環(huán)境變化給了美國可乘之機,盡管其目前產出還不足以抵消OPEC減產協(xié)議的效果,但如果美國原油產出與庫存進一步增長,油價可能再次面臨下行風險。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