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b6(vitamin b6)又稱吡哆素 。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遇光或堿 易破壞,不耐高溫。一種含吡哆醇或吡哆醛 或吡哆胺 的b族維生素 。1936年定名為維生素 b6。維生素 b6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 液中穩(wěn)定,在堿 液中易破壞,吡哆醇耐熱,吡哆醛 和吡哆胺 不耐高溫。維生素 b6在酵母菌、肝臟、谷粒、肉、魚、蛋、
豆類及花生中含量較多。維生素 b6為人體內(nèi)某些輔酶的組成成分,參與多種代謝反應(yīng),尤其是和氨基酸 代謝有密切關(guān)系。臨床上應(yīng)用維生素 b6制劑 防治妊娠嘔吐和放射病嘔吐。
【藥物別名】吡多辛、吡哆素 ,pyridoxine
【化學(xué)性質(zhì)】一種含吡哆醇或吡哆醛 或吡哆胺 的b族維生素 。在酸 液中穩(wěn)定,在堿 液中易破壞,吡哆醇耐熱,吡哆醛 和吡哆胺 不耐高溫。
【物理性質(zhì)】維生素 b6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及乙醇。
[分子式1]《中國藥典》c8h11no3 · hcl
[分子式2] 常用分子式 c8h10no5p
[分子式3] 吡哆醇 c8h11no3
[分子式4] 吡哆醛 c8h9no3
[分子式5] 吡哆胺 c8h12n2o2
【cas號】 65-23-6
【einecs號】 277-913-8
藥典要求
該品為6-甲 基-5-羥基-3,4吡啶二甲 醇鹽 酸 鹽 ,按干燥晶計量,含c8h11no3 · hcl應(yīng)為98.0%-102.0%
性狀 該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jié)晶或結(jié)晶性粉 末,無臭,味酸 苦,遇光漸變質(zhì)。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三氯 甲 烷或乙醚中不溶。
酸 度 取該品1.0g,加水20ml使溶解,測得ph應(yīng)為2.40-3.00。
干燥失重 取該品,在105℃條件下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超過0.5%
灼燒殘渣不得超過0.1%
重金屬不得超過10ppm
發(fā)現(xiàn):在19世紀(jì)時,糙皮。╬ellagra)除發(fā)現(xiàn)因煙堿 酸 缺乏引起外,在1926年又發(fā)現(xiàn)另一種維生素 在飼料中缺乏時,也會引起小老鼠誘發(fā)糙皮病,后來此物質(zhì)在1934年被定名為維生素 b6,直到1938~1939年才被分離出來,并定性及能合成出維生素 b6。
化學(xué)組成:維生素 b6是泛指比哆類物質(zhì)的通稱,因含有維生素 b6活性的物質(zhì)即是屬于比哆醇(pyridoxine),但有此功能者有三種化學(xué)形式:
⑴吡哆醇(pyridoxol),
⑵吡哆醛 (pyridoxal),
⑶吡哆胺 (pyridoxamine)。
其分子式分別為吡哆醇(c8h11no3),⑵吡哆醛 (c8h9no3),⑶吡哆胺 (c8h12n2o2)。
常用的分子式是 c8h10no5p
此物質(zhì)是無色可溶于水及酒精的結(jié)晶體,因含有鹽 (nacl)的成份,故帶有點咸味道。此類物質(zhì)對熱不敏感,但碰到堿 性物質(zhì)或者是紫外線之類時,即將會分解。鹽 酸 比哆醇的融解點約為204℃~206℃。
食物來源:
在動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 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來自于肉類、家禽、魚,馬鈴薯、甜薯、蔬菜中。
各種食物中每100g可食部份含維生素 b6量如下:酵母粉 3.67mg,脫脂米糠2.91mg,白米2.79mg,胡麻 粕1.25mg,吉士0.8~0.04mg,胡蘿卜0.7mg,
魚類0.45mg,全麥 抽取物0.4~0.7mg,肉類0.3~0.08mg,牛奶0.3~0.03mg,蛋0.25mg,菠菜0.22mg,甘藷0.14~0.23mg,豌豆0.16mg,黃豆0.1mg,橘子0.05mg。
藥物說明:
片劑 :每片10mg。注射液;每支25mg(1ml);50mg(1ml);100mg(2ml)。
霜劑 :每支含12mg。
維生素 b6緩釋片:每片50mg。一次50mg,一日1~2次。
復(fù)合維生素 b片:每片含b13mg,b21.5mg,b60.2mg,煙酰胺 10mg。每次服1~2片,1日3次。
復(fù)合維生素 b注射液:每支含b120mg,b22mg,b62mg,煙酰胺 30mg(2ml)。每次肌注2ml,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