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橡膠橋梁支座
板式橡膠支座由多層天然橡膠與薄鋼板鑲嵌、粘合、硫化而成一種橋梁支座產(chǎn)品。該種類型的橡膠支座有足夠的豎向剛度以承受垂直荷載,且能將上部構造的壓力可靠地傳遞給墩臺;有良好的彈性以適應梁端的轉動;有較大的剪切變形以滿足上部構造的水平位移;
特點
具有構造簡單、安裝方便、節(jié)省鋼材、價格低廉、養(yǎng)護簡便、易于更換等特點。
在板式支座表面粘復一層1.5mm-3mm厚的聚四氟乙烯板,就能制作成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膠支座它除了豎向鋼度與彈性變形,能承受垂直荷載及適應梁端轉動外,因聚四氟乙烯板的低摩擦系數(shù),可使梁端在四氟板表面自由滑動,水平位移不受限制,特別適宜中、小荷載,大位移量的橋梁使用
板式橡膠支座目前幾乎在世界各地普遍采用。最早在1936年法國巴黎郊區(qū)的一座鐵路橋上就開始使用橡膠支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英、德、美、日等許多國家相繼使用板式橡膠支座,但直到1958年才真正積累了廣泛的使用經(jīng)驗。尤其是法國的弗列新湼提出了用鋼筋格柵或鋼板設置在橡膠中,用以約束橡膠的橫向膨脹方法,從而使板式橡膠支座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
橋梁支座的只要功能是將上部結構的反力可靠地傳遞給墩臺,并同時能適應梁部結構的變形(位移和轉角)。根據(jù)這些性能要求,板式橡膠支座在垂直方向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從而保證在最大豎向荷載作用下支座產(chǎn)生較小的壓縮變形,一般要求支座的最大壓縮變形不得超過橡膠厚度的15%。橡膠支座在水平方向則應具有一定柔性,以適應車輛制動力、溫度、混凝土收縮和徐變及活載作用下梁體的水平位移。同時,支座的厚度要能適應梁體轉角的需要。
在我國,板式橡膠支座支座從1965年起由上海市橡膠制品研究所、上海市政設計院等單位開始研制與實驗,并先后在廣東、上海、山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和安徽等地部分公路橋上使用。全國最早使用板式橡膠支座的是廣東肇慶的公路橋,至今已有25年的使用歷史。目前板式橡膠支座已經(jīng)成為國內公路與城市橋梁廣泛采用和深受歡迎的一種支座型式。并于1988年制訂了《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技術條件》(jt3132.2—88),隨后又相繼制訂了《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規(guī)格系列》(jt3132.1—88)和《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力學性能檢驗規(guī)則》(jt3132.3—90)等交通部標準,1994年修定頒布了《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標準》(jt/t4—93),為正確使用和大面積推廣應用板式橡膠支座奠定了基礎。
主營橋梁伸縮縫,橋梁支座,支座鋼板,梁底鋼板,橡膠止水條,橡膠止水帶等路橋用品